一路风雨同行
作者:王惠芬
时间:5月6日 打开新窗口浏览本页 浏览:3794 文章ID:1246

    欢声笑语庆生日,浓墨重彩绘春图。4月23日,我们迎来了江苏油田46岁生日。油田洋溢着欢欣鼓舞,喜气洋洋的气氛,有的人撰文作诗,有的人泼墨书画,有的人送来远方的祝福,有的人坚守岗位夺油上产,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对油田生日的庆祝。
    江苏油田成立于1975年4月23日,至今整整46年了。我是油田成立之时,从胜利油田来参加会战的,与油田一路风雨同行,苦乐相伴。此时此刻,我心情激动,感慨不已,不禁回忆起会战初期的经历,千言万语汇成对油田真诚的祝福。
    记得1975年4月下旬,我和老公被调到江苏油田参加会战。当时通知不让带孩子,老公开着解放翻斗车直奔江苏油田。我带着幼小的孩子,坐火车转汽车,千里迢迢回到农村老家。因急着返回江苏油田,我在孩子的哭喊声中给他断了奶。此时,孩子幼小的身体不适应农村环境,加上断奶,生病了。我抱着孩子看了医生,医生也说是水土不服。但时间不等人啊,我只好狠狠心,把孩子交给了公婆照顾,含着眼泪依依不舍踏上去江苏油田的路。
    记得1975年7月20日早晨,我随着运输处职工来到真武真6井,参加江苏油田会战誓师动员大会,这也是真6井开钻典礼。当时骄阳似火,许多职工戴着草帽席地而坐,在锣鼓喧天,红旗招展,鞭炮齐鸣的热烈气氛中,大会拉开序幕。我们认真听完油田领导的动员报告,观看了各单位代表表决心、送贺信,又观看了开钻盛况。我心情无比激动和自豪,这是我们几个月来辛苦奋斗的结果。真6井的开钻,给江苏油田会战带来无限希望和信心,也更加激励我们在艰苦的条件下,战胜困难,勇往直前。
    记得1975年11月14日清晨,我和运输处职工来到真武盐邵河畔,为真2井抬钻杆。一条延伸到井场的泥泞道路上,抬钻杆的职工排成长龙似的队伍。我穿着水鞋,手抬肩扛,和大家一起喊着号子,鼓劲加油,一步一步艰难前行。我虽然感到很累,内衣湿透了,肩膀红肿了,裤腿上沾满了泥巴,但和大家一样,没有叫一声苦,以坚韧的毅力,一直把钻杆抬到几里路外的井场。休息片刻,我们又返回河边,抬起第二根钻杆,长长的钻杆又压在每个人肩上,负重前行。就这样人拉肩扛,我们全力以赴确保了井队搬迁,为井队早日开钻创造条件,使油田会战迅速向前发展。
    记得1975年12月,运输处职工在“大干一百天,元旦把礼献”的号令声中,克服重重困难,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。我们汽车修保厂职工加班加点,昼夜奋战。在没有门窗的简易工房里,迎着寒冷的北风,站在地沟里,躺在底盘下,爬到车顶上,顾不得油污沾满工衣工帽,不分工种,互相配合抢修车辆。男同志干的活,女同志也照样干。工房里,只听到榔头声、电钻声、锉刀声……奏成了一支会战的交响曲。为了确保车辆按时出厂,我们经常星期日不休息,有时晚上加班到深夜。大家从来没有怨言,也从不计较报酬,一心为会战,一切保前线。
    也记得,当会战如火如荼的时候,我接到公公婆婆的来信,说孩子生病正在卫生所挂水,让我回家看看。我心里犹豫不决,一边是紧张的会战,一边是对孩子的牵挂,怎么办?千里之路,回家一趟,来回也要一周时间,再说,现在接孩子来江苏油田还没有条件。我心里犹如十五只吊桶,七上八下的。晚上躺在床上,我一直睡不着,眼泪浸湿了枕巾。左思右想,毅然决定,暂不回老家,多寄点钱回去,让小姑子帮帮忙,度过了这段艰难的时期。
    当我回家接孩子的时候,孩子像陌生人一样站在我面前,不肯叫一声“妈妈”。我紧紧抱着孩子,心里酸酸的,一种内疚感涌上心头。我的经历也是油田会战初期数千名女职工家庭的一个缩影。正因为广大职工的无私奉献,才使江苏油田会战顺利发展,逐步壮大。
    现如今,我们这一批江苏油田会战初期的创业者,都早已退休,有的已是高龄老人,这批老人不仅见证了油田的创业和发展,也是油田的宝贵财富。在庆祝江苏油田生日之际,我衷心祝福老同志生活幸福快乐!祝愿江苏油田越来越好!
     


文章出处:江苏石油报2021-04-30四版